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 图片来源: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王三营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9月刊 景龙门复原效果 北宋东京城遗址位于今开封城区,由外城、里城、大内三重城垣围合而成,总占地面积53平方公里。里城即唐汴州旧城,四壁有城门十座,其中北墙城门三座。景龙门为北墙中门,北与外城北墙通天门相望,南与里城南墙保康门相对。据文献记载,景龙门内西侧为延福五位,门内东侧为上清宝箓宫、艮岳,其外又有景龙江、撷芳园、龙德宫等重要地点。 景龙门遗址位于今开封市龙亭区体育路南段路东、龙亭北路东段路北。2023—202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城市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该遗址并进行了全面发掘,主要遗迹现象有城门、城墙、建筑、道路、水井、农田等70余处,出土遗物2100余件。遗存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最晚至明代晚期。景龙门、里城北墙、延福宫东墙等重要遗存的发现为北宋东京城复原研究确定了关键节点。 景龙门位于发掘区东南部,一门三道式布局,城门主体由墩台、隔墙及门道构成。城门通阔约60米,门道进深约19.3米。三门道宽度相同,均约5.6米。城门两侧相接的里城北墙略呈西北东南走向,残高约3.3米,墙基最宽处约16米。 景龙门遗址的发掘填补了北宋东京里城城门考古的空白。据文献记载,景龙门于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由李诫主持重修,城门包砖、夯土等工艺与《营造法式》壕寨、砖作制度相符,可视为北宋晚期官式建筑的重要实证资料。 遗址考古发现唐至明代城墙沿用、废弃、叠压关系真实呈现了开封先后作为州城、都城、府城的历史演变过程,是开封古城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王三营、万军卫) 中门道及东隔墙夯土(自南向北) 东墩台东北角包砖及遗址出土宋代瓷器残片(自东向西)